印刷人眼中出版业的“隐性成本”
作为印刷厂,我们英利印刷建议出版社,不要只看到冰山以上的成本,即不能只关心印刷成本,应更多地关心隐性成本,要做到心里有数,印刷一本书到底需要多少成本、较终到底能够赚到多少钱。所以在新的按需印刷业务模式下,数字印刷可以帮助出版社消除隐性成本,做到图书零库存。
传统出版业
今天我国出版业的现状是什么?上游有拥有着作权的作者和出版社,也是书号和版权的拥有者;中游是印刷厂,做印刷加工,很多印刷厂挣的是印刷加工费;下游是书店,比如新华书店等,也有民营的书商,还有网商等。然而整个中国出版业上中下游还没有融合成一个价值链。
据统计,我国70%的图书**版之后就面临**,不会再出*二版了。因为出版社大部分沿用传统印刷方式,首先面临的就是批量的问题,批量大才能做,批量小的出版社不敢再印刷。
以2012年出版业的销售情况为例,2012年出版业的库存额比销售额还多100多亿元。这是出版社要亟待解决的问题,是出版社、出版行业的痛。
如果将图书的库存比喻为一座冰山。浮在水面上的,我们把它当作是显性成本,即出版社要印刷,一本书多少钱,给作者多少钱,这是出版社较为清楚的。此外,还有隐性成本,即水面以下的成本。隐性的成本有库存成本、固定成本、占用的资金成本,也有报废的成本,还有货物移动成本,如果销售不出去还需要退货成本。这些成本是出版社在出一本书之前很难估算的。
隐性成本非常可怕,占用大量的资金,书卖不出去,面临着报废的可能,据统计,平均每本书的报废率在20%~30%之间。
**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:美国、欧洲和亚洲各占**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。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*三位。
**印刷市场总值为6100亿美元,北美占32%,欧洲占32%,亚洲占28%,其他地区占8%。然而,到2011年,**印刷市场将“东移”:北美将占28%,欧洲将占31%,亚洲占30%,其他地区占11%,**印刷市场总产值将达7200亿美元。
欧洲印刷市场有两个相反的趋势:东欧印刷市场在未来5年的增长率高达51%,而西欧则只有12%。
从2006年~2011年**前12大印刷市场的图表来看,中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*三大印刷市场。然而,到2011年,印度将从*12位跃至*8位。另一个显着增长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,2011年总印量将达100亿美元。